班级 姓名 成绩
第一卷(共60分)
一.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。(共 22分)
1、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( )d
A. 贮蓄(zhù) 粗糙(cāo) 卷帙(zhì) 潜移默化(qiǎn)
B. 迸发(bìng) 黄晕(yùn) 炫目(xuán) 津津有味(jīn)
C. 着落(zhuó) 称职(chèn) 思维(wēi) 咬文嚼字(jiáo)
D. 滑稽(jī) 吟诵(sòng) 祈祷(qí) 白驹过隙(jū)
2、根据拼音写出汉字:
御pìn( ) 感人fèi腑( ) 磅bó( ) 兴高cǎi烈( )
3、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( )A
A.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,骇人听闻,都随声附和。
B. 学习要锲而不舍,持之以恒,就能取得好成绩。
C.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,对于道听途说的事情要学会理智分析。
D.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,但他做得很认真。
4、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( )B
新春将至,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。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,徒步于深雪之中,运送物资; 。他们恪尽职守、无私奉献, ,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,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。
A. 攀爬于电杆之上,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、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
B. 攀爬于电杆之上,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、灾难的阴影
C. 于电杆之上攀爬,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、灾难的阴影
D. 于电杆之上攀爬,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、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
5、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( )C
A. 朱自清,宇佩弦,江苏扬州人。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。《背影》一文,是中国现代文学作 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。
B. 《皇帝的新装》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,他的代表作品还有《海的女儿》、《夜莺》、《丑小鸭》等。
C. 冰心,原名谢婉莹,是现代散文家、小说家、诗人、儿童文学作家。她的作品《繁星》一文选入了课本。
D. 《济南的冬天》作者是老舍,原名舒庆春,字舍予,北京人。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《骆驼祥子》、话剧《茶馆》等。
6、下列对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赏析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( )C
A. 颜色便上浅下深,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,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。
(比喻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颜色渐变的特点。)
B. 桃树、杏树、梨树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都开满了花赶趟儿。
(拟人。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。)
C. 如果生命是树,尊严就是根;如果生命是火,尊严就是燃烧;如果生命是鹰,尊严就是飞翔。真正的尊严是高于生命的。
(运用排比和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尊严高于生命的主旨。)
D.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?
(设问,用更强烈的语气突出我们都为祖国拥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)
7.古诗词默写(7分)
(1)晴空一鹤排云上, 。
(2) ;思而不学则殆。
(3)河汉清且浅, 。盈盈一水间, 。
(4)我寄愁心与明月, 。
(5)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描摹早春特有景致的诗句: , 。
(6)《西江月》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诗
句: , 。
8.名著阅读(3)
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这部长篇小说是 国作家 。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,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(任意两点)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,请你列出一主要情节 。
二.综合性学习(共9分)
3月22日为“世界水日”。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日前在京启动“清洁节水中国行,一家一年一万升”全国宣传活动,为了唤起同学们珍惜水源、节约用水的意识,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请你完成下列任务。
9.请你根据材料,用对联的形式写两句节水宣传语,倡导人们爱护环境,节约用水。(2分)
宣传语: , 。
【材料】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。但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,沿海城市缺水更为严重。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/4,约为日本的1/2,美国1/4,俄罗斯的1/12。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。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:“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,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。”世界银行官员也预测,在未来的5年内“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”。
10.在这次活动中,同学们还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。请你说出这些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,从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。(4分)
人大专题调研组: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,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.45左右,而农业发达国家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.7至0.8之间。大水漫灌、渠系渗漏等因素导致我国农田用水效率低下、浪费严重。
环境质量公报: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。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%,工业较发达的城镇河段污染更为突出,有78%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。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,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。
新浪中心记者:如果你拥有一部小汽车,单为其“美容”,每月要洗去的淡水就不计其数,全北京每年冲洗汽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。此外,泡工夫茶的“烫杯”“洗茶”的热水,水管、马桶损坏后哗哗喷涌的清澈自来水,都是惊人的浪费。
说明: ① ② ③
结论:
11.在“清洁节水中国行,一家一年一万升”全国宣传活动中,请写出你家的三条节水措施。(3分)
措施一 措施二
措施三
三.文言文阅读(共9分)
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;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。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绝 巘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每至睛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!”
12.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。(2分)
(1)略无阙处 阙: (2)或王命急宣 或:
13.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(4分)
(1)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
译:
(2)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
译:
14.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四季的景色特点:(3分)
(1) 夏季:
(2) 春冬:
(3) 秋季:
四.现代文阅读(共20分)
(一)阅读《蔚蓝的王国》,回答以下问题:(10分)
蔚蓝的王国呀!充满着蔚蓝、光明、青春、幸福的王国呀!我看见过你……在梦中。
我们几个人坐在一条精美华丽的小船上。白色的风帆鼓了起来,宛似天鹅的胸膛,帆的上面挂着几面随风轻扬的小旗。
我不知道我的伙伴是些什么人;然而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,他们像我一样年轻、快乐、幸福!
况且我也没有对他们多加注意。——我只看到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,海面上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,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、同样蔚蓝的海——在那儿,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。
我们有时发出爽朗、愉快的笑声,仿佛天堂里神仙的笑声!
或者,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、感人肺腑的诗句……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,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……接着又是一片宁静。
我们轻快的小船在微波中飘荡,时起时伏。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;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——我们心中稍一动念,想到哪里去,小船就飘到哪里去,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,完全听从我们使唤。
我们看到一些岛屿,晶莹明澈的仙岛,岛上的璧玉宝石光艳夺目。——仙岛隆起的岸上飘来醉人的芳香;一些岛上像下雨似的朝我们身上飘洒白玫瑰花和铃兰花;另一些岛上忽然飞起一群五彩缤纷的长翼的鸟儿。
鸟儿在我们头顶上回翔,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,分辨不清了。
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……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……周围的一切:天空、海洋、微微飘动的风帆、船尾潺潺的水流——切都在倾诉着爱情,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!
她,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——她就在这儿……虽然看不见,但近在咫尺。不消片刻,她的眼睛就会闪出亮光,她的脸上就会现出笑容……她的手就会拉着你的手——拉着你一起进入永不衰败的天堂!
蔚蓝的王国呀!我看见过你……在梦中。
15.“蔚蓝的王国”是一个什么样的王国?这里的“大海”是一般意义上的“大海”吗?(2分)
16、“周围的一切:天空、海洋、微微飘动的风帆。船尾潺潺的水流——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,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!”让天空、海洋、风帆、水流等没有生命的事物来“倾诉”爱情,而且要连续“倾诉”两遍,这样写有什么作用?(2分)
17、“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、感人肺腑的诗句……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,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……”不说“大海波浪在轻轻翻卷”,却说“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”,这是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这种说法的好处在哪里?(2分)
18.作者开头与结尾两次说“我看见过你……在梦中”,为何反复指出是在梦里?“蔚蓝的王国”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?(4分)
(二)阅读《让我看着你》,完成下列题目(16分)
让我看着你
王焕伟
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,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。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,母亲的病,却让我无能为力。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,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着她,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。
②那个时候,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。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,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。每一次我进去看她的时候,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,面带微笑地看着我:“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,你工作忙,不用老来看我。”我扭过头,眼泪无声地掉下来。
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,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。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,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老衣,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,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。说这些的时候,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。不像是谈死,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。母亲一生爱美,临终,都不忘完美地离去。我的泪,再也忍不住,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。
④母亲的病房,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,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。每一次去,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。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,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。其实,我很清楚,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,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随着我的身影,直到拐过屋角。
⑤一天,一个女孩子急需眼角膜,恰巧医院里来了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,出于一个医者的责任,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。男孩的父亲同意了,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,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,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。最后,也许被我劝得急了,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:“你觉悟高,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?”我一下子呆在那里,无言以对。
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,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。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,抬起头,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:“孩子,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?”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,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了母亲。我几乎不敢相信,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。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,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。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,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,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,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,然后,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:“孩子,我想看着你,让我看着你!”
⑦泪水狂涌而出,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。我知道,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。
⑧后来,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,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。更重要的一点,她说,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,一直看着她。从我母亲的身上,她明白:爱,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。
(选自《意林》2007年第11期,有删改)
19、根据文章内容填空。(共2分)
时间:某一天 地点:我的办公室门口
人物:我的母亲、男孩的母亲和我
起因:母亲重病住院,看到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,男孩的母亲不肯,还责怪我
经过:(1分)
结果:(1分)
20、结合上下文,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,注意加点的词。(2分)
21、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“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”变成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?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?(2分)
22、结尾说“爱,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”,“这样的方式”指什么?(2分)
23、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?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。(2分)
第二卷(共40分
五.作文
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动,有时是一种声音,有时是一种色彩,有时是一种状态,有时是一种场面——---生活中你一定经历、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。请以“感动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。
模拟题参考答案:
1.D 2. 御聘 感人肺腑 磅礴 兴高采烈 3.A 4.B 5.C 6.C 7. 8.略
9. 形式:字数相等,词性相同。内容:宣传节水。
10. 示例:(1)说明:①农业用水效率低,浪费严重②水污染严重③生活用水浪费惊人 (2)结论: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。(水的浪费和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。) (共4分。“说明”3分,“结论”1分)
11.答案要点:(略)(共3分。) 12. 13略
14.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四季的景色特点:(3分)
夏:水流盛大,凶险迅疾;
春冬:水退潭清,风景秀丽;
秋:水枯气寒,猿鸣凄凉
15.应该是光明、青春、幸福、自由的王国;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,具有象征意味,是充满幸福与爱情的海。
16、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可爱,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和美丽,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,也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。
17.“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”采用了拟人化手法,尤其“情不自禁”表明海洋也被我们所吟诵的诗深深打动了。这里显出自然与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。
18.点明是想像中的情景,非实写;它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情怀,表明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、渴望与追求。
19、经过: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
结果: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
20、表现了母亲既想说服“我”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,又想帮我解决难题的慈爱和母亲对“我”的不舍之情。
21、受到“我”的母亲的影响。突出“我”的母亲的形象。
22、捐献眼角膜
23、①爱孩子:怕我伤心难过,忍住病痛,强作平静,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。②坚强,整夜疼痛让她无法入睡,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。③豁达:说起身后事,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,不像是谈死,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。④追求完美:母亲唠叨身后事,惦记还少一条裙子。(答到三点即给全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