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师大家教网:从宏观层面上说,首先,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,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。其次,家长要做孩子的半个参谋和半个后勤,而不是做孩子的指导者。家长还要与孩子交朋友,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,与孩子平等讨论问题。另外,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,并且及时表扬。
北师大家教网:从宏观层面上说,首先,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,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。其次,家长要做孩子的半个参谋和半个后勤,而不是做孩子的指导者。家长还要与孩子交朋友,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,与孩子平等讨论问题。另外,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,并且及时表扬。
第一,循序渐进定目标。
家长给孩子提要求、定目标,要尽量恰如其分,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“跳一跳,够得到”的目标,不要总是不满足,不要将目标定得过高,不要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要允许孩子偶尔有几次失败。这样,可减轻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,坚定其学习信心。
第三,物色“学伴”增兴趣。(北师大家教网www.beishidajiajiao.com)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孤独就是压力。现在的中、小学生,多数都是独生子女,独生子女往往会感到“缺伴”的“孤独”和学业的枯燥。家长可以在住所周围或亲朋好友中,为孩子寻找一个同年级或相邻年级的孩子,邀请其来与孩子一道学习,也可带孩子登门求教。当孩子有一两个能说说话、谈谈心的“学伴”时,心理压力就会轻得多。
第四,不时校访知“学情”。
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在校表现密切相关,家长的双腿应勤快些,要经常到学校去,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,与老师共同交流孩子在校、在家的表现,以探讨帮助其克服缺点的方法。有些家长从来不愿去学校,甚至连开家长会也不得已而勉强前去,有的家长不知道老师姓王还是姓张。家长不了解孩子的“学情”,等于要孩子自己一个人承担,压力当然就大。家长了解了“学情”,并帮孩子出出点子,这等于为孩子分担了一部分压力。当然,家长到学校去,也不宜过多,一般一个学期l-2次即可。
第五,认真倾听心中事。
有压力,就想倾诉,倾诉了,就能减轻压力。当你感觉到孩子压力很重时,家长要放下手里的家务活,全神贯注地听孩子道出心事,关注他的情绪,让他感到被重视、被关注。家长可以说这类话:“看得出来,你很不安(或委屈、伤心、失望……),不知该怎么办了。让我们一起看看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”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,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战胜自我。当家长成为孩子可信赖的朋友时,就可用挑战性的语言,帮助他看清自己的不足与问题。例如,“你感到……不过,我怎么感到并不像你说的那样,是吗?”“你前面说……,现在又说……,我该怎样理解你的话呢?”“你说别人认为你是这样的,你却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,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?”“你看这道题挺难,你做对了,不容易呀,再加把油,你准能行!”尊重孩子,充满爱意与期望的沟通,往往能给孩子信心与力量,帮助他(她)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自信,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