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荣幸读了《这样做,教师更幸福》这本书。感触颇深,收益匪浅。这本书是由张万祥专家主编,他把优秀教师体会汇集在这本书中。张万祥专家,是德育特级班主任培训讲专家。从事班主任工作达26年,主编出版了《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》、《新课标德育资料库》、《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—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》等书。
教师,教书育人。德高望重,但教师也是平凡人,也有喜怒哀乐,有着不同的烦恼,我在寻求一种幸福感。
作为一名教师,我时常会在思想工作效果不显著之际自嘲“教育不是万能的”,那么,怎样的教育才会不让孩子们心存拒绝呢?
黄友芹老师的建议是:“常怀一颗孩子的心”。不用太多的说教,无需过分的严肃,怀着一颗质朴的真诚的童心吧,试着和孩子们融为一体,你一定会吸引他们的目光,你一定会走进他们的心灵,你也会发现沟通原来如此简单!
在课后,我会和孩子们一起玩。有一次,孩子们在一起聊天,我在后面悄悄的蒙住我们班的“小不点”的双眼,故装作童音问他:“你猜猜我是谁”。周边的孩子在偷偷的笑着。这个小精灵一下就猜到了。我抱起这个小家伙,还不到四十斤,太瘦了。我说:“小家伙,你要多吃点哦!不能挑食,这样才能长大,长高。”孩子们在嘀咕嘀咕的说着:我们数学老师,真可爱…
在日常生活中,称呼自己的孩子。“亲爱的、”“宝贝儿”文静女孩“小棉养”进步大的“小飞虎”胖乎乎的“小小胖”........ 用亲切的称呼向孩子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:怎么爱你都不够!
苏霍姆林斯基的“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”这句话,应该成为德育的不二法门。
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,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声音,把自己当作孩子,你就会从孩子的视角去考虑事件的前因后果,成败得失,你就会让孩子们觉得“我们都是老师的宝贝”。这样,就会让爱和自信在孩子都盛开成一朵美丽的花。
即便惩戒也温柔。“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,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,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,就基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。”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。这对我们平时的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:教育应当无痕,让被教育者感觉不出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。
“我爱世纪星,我爱世纪星……”我们班传来了这样的音乐,还夹杂着阵阵欢笑。请别误会,我们不是在音乐课,而是“惩罚”几名讲小话的学生呢!
且怀童心,更能贴近童心。任谁都无法止住岁月的车轮,永葆清澈的童心。似轻风拂过春野,如流水侵染睡莲。保持一颗爱孩子的童心,我们就会尊重孩子,懂得孩子,就会保持对教育工作的激情和热爱。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让孩子们的花季五彩斑斓!
宽容,别样的美丽。
刚教书时,年轻气盛。见到孩子们稍有违纪的事情,就发火训斥,结果弄得师生关系很僵,我为此一度陷入苦恼和消极之中。后来一位德高望重的同事意味深长地对我说:“无论处理什么事,都要寻求好的解决方法。不要动辄就批评孩子,批评并不是教育的目的!”
批评不是教育的目的,教育的目的是唤醒、是完善、是发展。当我们仅仅是批评当作教育的归宿时,教育也就变得盲目、粗暴、肤浅、势利,失去了其应有的内涵和意义。从生命的个体属性来说,教师是“人”,学生也是“人”,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。
有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: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。有一回,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寺院的数十盆兰花。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,因此侍养兰花非常殷勤。然而,一天深夜,狂风大作,暴雨如注。可当晚弟子们偏偏一时疏忽,将兰花遗忘在了窗外。第二天清晨,弟子们对倾倒的花絮,破碎的花盆,萎焉的花枝后悔。过了几天,慧宗返回来。众弟子忐忑不安上前迎接,准备领受责罚。得到原委后,禅师泰然自若,神态依然那样平静安详。他安慰弟子们说: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。就这一句话平淡无奇的话,在场的弟子们听后,肃然起敬之余,更是如醍醐灌顶,顿时大彻大悟。
是啊!如禅大师那样将一株快乐的兰花种于心田,我们就拥有了兰心慧质,心境就一定会温馨美丽:那么,像一个宽容的博爱的胸怀送给人生,我们就有了太阳般的魔力,就会是许多人因此而变得灿烂幸福!教师是自身幸福的追求者,更应是学生幸福的创造者!
我们对学生施行教育,目的是期望学生获得教益,有所长进,而不仅仅是宣泄自己的情感。从这一层讲,单凭感情用事,我们的行为结果与行为的目的很可能就会背道而弛。人们做错了事情受到相应的惩罚是无可非议的。但是,关于教育学生,很多时候,宽容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。
左梦飞老师的:快乐以“德”为主,教会孩子如何做人。幸福以“爱”为主,尊重孩子,和孩子做朋友。因为这样做,你会更幸福!!
北师大家教网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eishidajiajiao.com
联系电话:010-52491386 15712934673
相关话题:北京家教中心、北京家教、北京家教网、北京大学生家教、北京一对一家教、
北京英语家教 北京高考家教 北师大家教 北京家教中介